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金华人的幸福感

来源: 2017/11/3 11:14:47      点击:

   “道路畅通,出行方便;医疗条件更完善,百姓看病有保障;新建的公园环境好,市民休闲有了好去处。五年来,金华人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!”这两天,记者采访了多名市民,谈到如今的生活,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从服饰变化餐饮流行看变迁
   百姓衣着的变化,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。前天,记者走进市区丽泽花园的龚淑敏家,听她讲述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如今的穿衣故事。
“以前平时都是穿母亲做的衣服,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买的衣服。”龚淑敏说,从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到随着季节、时尚的变化不断地添置新衣;从单一的“老蓝布”到多姿多彩的服饰;从自己做衣服到在商店里随便挑选,如今再到网上购衣服。
“上世纪50年代,连工作服都舍不得穿。”龚淑敏说,之后衣服的样式逐渐多了起来。上世纪60年代,龚淑敏开始用缝纫机做衣服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龚淑敏一家生活条件好了,就花钱买衣服。到了21世纪,龚淑敏的孙女参加工作后,平日里没有更多的时间逛街,即网购衣服。虽然衣橱里的衣服已经很多了,但是总觉得没衣服穿,因为很多衣服穿几次就过时了。
  民以食为天。餐饮业的飞速发展更是折射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。“从以前的吃不饱到吃饱,到如今吃好,实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”家住市区柳湖花园的戴建春告诉记者,有了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,有了保健养生知识的金华人,每家每户的饭桌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,由注重价格、数量,转而注重营养和质量;从单一、吃精、吃细向多元、粗粮细做、科学搭配上转变。可以说,绿色食品,科学饮食,合理膳食,吃出健康、吃出美丽,已成了金华人饮食的新时尚。
近年来,我市积极创新促销方式,加大促销力度,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,推进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,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。作为浙中商贸之都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走在全省前列,全年网络零售总量全省第二。2016年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.5%,涨幅较上年扩大0.3个百分点。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“七涨一跌”,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.7%;衣着价格上涨2.6%;居住价格上涨1.7%;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5%;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.8%;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.4%;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.8%;交通和通信价格下跌2.5%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跌0.2%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统计显示,今年1—9月平均来说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.9%,在11个地市中列第6位。

住房变迁看百姓生活故事

“ 路宽了、楼高了、地绿了、街净了,生活了一辈子,这几年来的变化是最大的。”昨天一早,正在市民广场晨练的退休老师郭松林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。快人快语的他就直奔主题:“从原来的偏僻小山村走出来,到如今繁花似锦的城市生活,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变化,真是一点也不为过。”

“去年,我花了300多万元在一个物业好、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买了一套256平方米的大平墅,为的就是住得更舒适。”今年63岁的郭松林,住过单位宿舍,按揭买过90平方米的商品房,如今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改善性住房,经历了住房“三部曲”。郭松林说,特别是最近五年来,小区周边新增了许多商场、学校、医院、休闲广场,生活便利无忧。
根据数据显示,去年市本级新建商品房累计成交套数16218宗,同比上升3.51%,累计成交面积176.63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2.15%,累计成交金额157.32亿元,同比下降1%。其中,去年市本级商品住宅累计销售面积为164.07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2.63%。成交金额146.46亿元,同比增长0.6%。办公楼累计销售面积为7.14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21.63%;商业营业用房累计销售面积为5.42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4.4%。2016年4月,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金华市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实施降低首付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、对购房人按合同成交金额的1%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,促进了住房消费。
据了解,新中国成立以来,金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1949年,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.6平方米。直到1992年,人均居住面积才增加到8.6平方米;2000年达到15.52平方米;2008年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更是飞增到了51.48平方米。2009年之后房价大涨,购房高峰一波接着一波,到2011年末人均已超过了58平方米。
到了2012年,金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全省首位,全市农村居民年末人均居住面积64.6平方米,市区城镇居民年末人均居住面积27.68平方米。一次次的搬家,金华人越住越宽敞,小区也越住越好,城市建设规模也愈来愈庞大。金华经历了江北老城→江南新城→金西、金东、金义、城北、安地、湖海塘多区块开发的历程,形成了以江南江北为中心的向四面开发的模式。
交通工具变迁折射城市大发展
上世纪80年代,骑一辆“永久”牌自行车在马路上穿行,就是挺“牛”的事。如今,开着私家车上下班、外出郊游,再寻常不过。自行车、摩托车、私家轿车,这些人们身边的交通工具,既承载了交通运输功能,也记录了市民生活前进的脚步与节奏,从侧面反映了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。
今年51岁的吴斌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,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金华人。提起28年前的“购车”经历,吴斌说,在他的记忆里,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,大街小巷的自行车铃声,是当时最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特征。
进入21世纪,随着城市交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,加之忙碌的生活节奏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汽车代步,私家车保有量与日俱增,汽车悄悄开进寻常百姓家,百姓生活也“安”上了车轮,驶入了快车道。“如今小汽车已经和电脑、手机一样,是生活的必需品,开汽车上下班或外出郊游方便、快捷。”吴斌说,自从有了汽车后,周末或节假日,他经常带着妻子自驾出游。
金华空调维修了解,去年1—12月,全市汽车销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,汽车类累计完成零售额331.44亿元,同比增长12.8%。截至今年7月底,全市现有小型汽车保有量达136.6万辆。
民生无小事,民生系万家。市民对“幸福”的感知,非常明确而具体:柴米油盐酱醋茶、衣食住行教医保,都是实实在在、真真切切的;民生实事办好了,民众觉察到了改变,分享到了实惠,自然也就收获到幸福。
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,2016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7.87亿元,同比增长11.2%,增速高于全省水平0.2个百分点,全省排名第6,其中市区(包括婺城、金东、金华开发区,下同)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.47亿元,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.44%,同比增长10.4%。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0509.92亿元,同比增长16.9%,增速高于全省水平4.4个百分点,全省排名第3;其中市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591.52亿元,同比增长10.9%。
食有美味、居有良所、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……一桩桩惠民之举、一项项惠民政策、一件件利民实事,切实让百姓感受到了市委、市政府关注民生的温度、促进民生发展的力度。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,刷新了百姓的幸福感,提高了百姓参与度。2016年,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59元,同比增长8.1%。其中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554元,增长7.8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96元,增长7.9%。2016年年末,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4.69万人,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3.81万人,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0.52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5.79万人,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8.23万人;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.49万人,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1.28万人,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26.51万人。
“人心换人心,五两换半斤。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,百姓对你的信任和爱戴才能发自内心;只有脚踏实地搞好民生建设,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让幸福飞起来。”采访中,一机关干部说,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,首先要确定符合实际的“民生指标”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,从细节处解决百姓的“读书难、看病难、住房难、行路难、就业难”等实际问题